华医世界《讲透经方》笔记之陈明教授讲读经典做临床,树立中医思维(一)

我们学中医并不是依方依药,掌握几个方子就完了,甚至是哪个方子好用,能治什么病,效果不错。可是,我们拿到手里面不一定能把它用好,甚至有时候就产生怀疑了,这好多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它的技巧。这个技巧从哪里来,就是中医的临床思路,所谓思路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,这一点很重要,把中医思维方式学会了,可能随便一个方子,你就有可能把它用得出神如化,关键是会不会使用。话讲进来很容易,做起来还真是要费一点工夫。 什么是中医的思维?就是在“天人相应”的框架下,运用阴阳、五行、藏象、经络等理论来解释病人的生理、病理,分...


我们学中医并不是依方依药,掌握几个方子就完了,甚至是哪个方子好用,能治什么病,效果不错。可是,我们拿到手里面不一定能把它用好,甚至有时候就产生怀疑了,这好多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它的技巧。这个技巧从哪里来,就是中医的临床思路,所谓思路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,这一点很重要,把中医思维方式学会了,可能随便一个方子,你就有可能把它用得出神如化,关键是会不会使用。话讲进来很容易,做起来还真是要费一点工夫。

什么是中医的思维?就是在“天人相应”的框架下,运用阴阳、五行、藏象、经络等理论来解释病人的生理、病理,分析病机、辨证治疗。实际上就是我们学的这一套在临床上会不会使用,不是说拿一个方子来对上了我就用。

我们中医看病很累,有很多都是别人治剩下的,别人治不好的才想起来看中医。一个很普通的疾病,来找中医就复杂了,进过很多医院,找了很多大夫不行了,最后就建议找中医看看吧,所以,到我们的手上就比较复杂一些。关键是来到我们中医这里,能不能处理呢?你用什么招?有什么思路去把这个病处理好,这个没有一定的底蕴是不行的。

如果你只会几个方子,遇到一些病人你的脑子就是一片空白。要找思路,就是要我们有悟性,这些从哪里来?就是中医的理论,而中医理论核心就是经典理论,我们天天在说讲经典,华医世界就是讲透经方,讲透经典。

什么叫讲透?学的是什么?学的是智慧。张仲景讲的一句话,对我们有什么启发,用这一句话怎么在临床上去治疗更多的病人,这是我们医者要掌握的内容。另外我们学经典也包括学经方。我们学经典经方,主要是学经典的智慧,中医的经典理论,然后,才是经方。你要学张仲景的方子是怎么开的,为什么要这样开?我们在临床上怎么开。通过学习,通过分析张仲景的方子就会受到启发。在自己的脑袋里多问一些为什么,为什么这个药要与那个药相配,为什么这个方子的这个药的剂量特别大,为什么那个药的剂量又特别小,其中的含义是什么?

如:麻黄汤里麻黄为什么要配桂枝和杏仁?他就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,一个是要把汗发出来,一个是要把喘平下来,这个麻黄汤为什么要叫麻黄汤而不叫桂枝汤也不叫杏仁汤?就是因为这个方子要解决两个问题,一个是风寒在表,一个是肺气不宣,一个是表实证,一个是喘,麻黄这个药,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解决。但是,每一个功效里都各配一个药物,当成佐臣了,解表就配桂枝,平喘就配杏仁,甘草就起着一个协调的作用。

所以 ,一个麻黄汤就好像一个单位一个公司一样,麻黄就是总经理,桂枝和杏仁就是两个副总,各管一个部门,桂枝就帮助麻黄去发汗,杏仁就帮助麻黄去平喘,我们看这个麻黄汤的组方特别严谨,所以,很多医家学了《伤寒杂病论》就说了经方不可以加减。这句话说出来有点绝对,但是,道出来一个道理就是张仲景的方子值得推敲。要往里面减药或者是往里面加药都很困难,都会影响原方的疗效。能够做到这样的经典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学呢?

做为一个中医大夫,永远甩不开张仲景的方子,躲都躲不掉。后世的方那么多,普济方都有六万多首记载的方子,可是,最好用最好使的还是张仲景的方。为什么把张仲景的方子叫经典之方,张仲景以后的方子全叫时方。如果是张仲景的方子不行,早就被人抛弃了。如果你开的方子是胡拼乱凑,根本传不下去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